Oct

20

2022年中国针状焦产业发展历程

2022-10-20

20世纪80年代初期,我国开始研究针状焦技术,石化科学研究院对样品进行了检查和试验,在油基针状焦实验室完成了试验,阐述了焦炭形成的原理和炼焦工艺,并建立了相应的测试标准。

1994年,鞍山沿海化工采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的专利技术,建成了煤系针状焦工业化生产装置,并于1996年投料试生产。1995年,锦州石化公司采用石化研究院技术的油系针状焦生产装置投产成功。2000年,山东兖矿科蓝煤焦化有限公司采用鞍山热能院的专利技术,建成了溶剂法原料预处理煤系针状焦工业生产装置,预处理工序流程被打通。之后我国针状焦行业缓慢发展,直到2017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,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影响,针状焦产能建设和产量供应爆发式增长。

图表4 中国针状焦行业发展历程
图表4 中国针状焦行业发展历程

上游供给情况:原料供给总体稳定

目前,我国针状焦行业主要的原材料为油浆和煤沥青。油浆主要用作生产油系针状焦,一般采用热裂化渣油、蒸汽裂化焦油、焦化蜡油等燃料油为原料,经过多种预处理工艺联合使用。煤沥青则主要用于生产煤系针状焦,一般通过对煤沥青进行预处理,除去喹啉不溶物,然后进行组分调制,以获得满足煤系针状焦生产需要的原料。

图表5 针状焦行业主要原材料类型
图表5 针状焦行业主要原材料类型

2020年国内焦化产能退出较多,但新增产能较少,因此导致国内煤沥青供给有所下降。2020年我国煤沥青产量约为553万吨。2021年,我国煤沥青生产总体稳定。

图表6 2014-2021年中国煤沥青产量
图表6 2014-2021年中国煤沥青产量(单位:万吨)

2016-2020年,国内燃料油产量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。2020年国内燃料油产量为3406.3万吨,同比增长37.9%。2021年,国内燃料油产量为3769.5万吨,同比增长10.66%。

图表7 2016-2022年中国燃料油产量情况
图表7 2016-2022年中国燃料油产量情况(单位:万吨)

下游发展情况: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扩大

从针状焦的下游应用来看,目前针状焦主要应用在石墨电极和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,其他领域应用较少。2021年,石墨电极对针状焦需求占比为61%;锂电池负极材料对针状焦的需求占比达到39%。

图表8 2021年中国针状焦应用领域结构对比
图表8 2021年中国针状焦应用领域结构对比(单位:%)

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,2020年受疫情影响以及行业亏损因素影响,国内石墨电极产量为76.61万吨,较上一年整体下降4.4%。不过2021年国内石墨电极产量回升,2021年,国内石墨电极产量增长至101万吨。

图表9 2019-2021年中国石墨电极产量情况
图表9 2019-2021年中国石墨电极产量情况(单位:万吨)

根据GGII数据,2020年,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为36.5万吨,同比增长37.7%。2021年,锂电池市场快速增长,带动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大幅提高。2021年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为72万吨,同比增长97%。

图表10 2016-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情况
图表10 2016-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情况(单位:万吨)

文章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

上一篇  |   2022年中国针状焦产业全景图谱

下一篇  |   2022年中国针状焦产业发展现状

返回列表

余热方案定制设计 一对一免费选型咨询

获取报价
Top